close

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《社論》解決醫療問題 需要系統性思考

台灣已進入高齡化及少子化社會,但相對於先進國家醫師對人民照護比偏高,加上國人又愛上醫院看醫師,根據國衛院研究報告指出,二○一八年起國內新進醫師來源,將遠遠落後開發國家平均社會需求,相對未來因高齡化醫療需求增多,醫師會更嚴重不足,現在新招醫學生人數不僅未能滿足需求,連剛畢業或資深的醫師都轉到皮膚、醫美等相對輕鬆、收入較高科別,醫生教育除培養出「向錢看」問題外,管理單位未能及早因應未來醫師數不足而未雨綢繆,令人扼腕。

當台灣新生兒出生率不斷創新低,「政府雖一直鼓勵生小孩,但小孩半夜生優惠房貸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病卻找嘸醫生,誰敢生小孩」。日前就傳出有女童到新北市區域醫院急診就診,因無專業兒科醫師診治,差一點因延誤治療而危及生命,根據醫界最近研究調查數據,醫學中心、區域醫院的兒科醫師流失速度最快,全台有超過一半的縣市已經列入兒科急診資源艱困地區,且非看不可的車貸試算超划算的絕招僅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區域醫院(兒科訓練醫院),真正由兒科醫師擔任第一線醫師診治兒科,急診兒童就醫安全亮起紅燈,再度凸顯國內醫界醫師不足及嚴重分配不均的老問題。所以當衛福部醫事司表示,長久以來醫院對高危險妊娠、兒童急重症的照護量能比較不足,而沒有納入醫院評鑑,這是明顯瀆職;並稱自今年起,已針對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啟動評鑑強制試辦計畫,明年將全面納入評鑑,可以預知這將又是一個違反市場需求及人性的失敗政策。

新生嬰兒因少子化減少,十幾年前就出現年輕醫師不願加入婦產科及兒科,外科則因為工作辛苦,年輕醫師投入者少;至於內科及急診科新進醫師不足,最近五、六年才比較明顯。醫界早已預見這些問題並大聲疾呼,健保署卻仍拿著健保經費窮當藉口,不斷刪減醫療點值,同時醫療機構賺錢但卻讓醫療人員成為血汗勞工,超時工作成為家常便飯,醫師坦言,醫師的勞動權益不受法律保障、醫療場所暴力層出不窮、醫療糾紛濫訴等風險,都讓「五大空」科別成為地雷科別,急診兒科醫師嚴重不足就是最好例證。

台灣實習醫師順口溜「內外婦兒急,五大皆空寂,本是當醫生,賠錢何太急」,選錯科別,除了「錢途無亮」,還可能爆肝,一名台大醫院實習醫師就說:「打死都不選外科。」衛福部號稱從一○二年起,每年花費三億多元津貼補助重點科別住院醫師,然依靠津貼補助能吸引多少醫學院畢業學子踏入五大科,為台灣醫界犧牲奉獻,令人懷疑。

重振醫界五大科,政府開的「藥方」一直未能發揮效果,相關配套修法的不足是關鍵;當師不足,民眾就醫就必須久候,當醫師一天問診上百名病患,醫療品質就難確保。

八仙塵爆時,醫護人員累得連吃飯都沒力氣,直接躺在辦公桌上睡覺的畫面,流傳國際,令人不敢恭維,台灣健保及醫療神話破滅;台灣醫療真的需要一次系統性思考,來解決問題。

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社論-解決醫療問題-需要系統性思考-160000569.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chard7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